为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确保今年全县农业生产安全,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县农牧局种子管理站等职能部门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以种子为重点的农业投入物资的春季农资市场整治活动。
此次整治活动中,民化、醒民、土城、同民为重点整治区域。农业执法大队、种子管理站、种子协会以及公安部门成立专门工作组,协调配合,动员部署、摸底排查、集中清理整治,有序地开展相关工作。整治活动中,工作组对主要农作物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四类用量较大、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资产品,农资生产、经营者,农资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的地区重点排查,对各类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进行整治。
在种子市场的整治、排查工作中,工作组对经营单位是否具备合法经营的各项手续,经营的水稻、玉米等种子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号、种子经营许可证、标签是否规范、包装是否合格、质量是否达到相关标准,经营者的宣传是否真实等多项内容进行摸底排查,全面禁止“河秧”、“水秧”进入该县。在农药经营市场,工作组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相关规定,进行整个市场的全面清理,查处假冒农药生产许可证、擅自扩大使用范围的农药产品经营行为,杜绝国家明令取消的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铵等五类高度有机磷农药经营。在肥料市场中,工作组对全县肥料生产企业进行依法检查并对产品进行取样检验和依法管理,重点查处假冒伪劣品种和行为。在农机具市场,工作组对农机具经销商经营资质情况和经销产品的有关证件进行检查,重点查处“三无产品”。
目前,工作组已经查处7个不合格品种,包括3个水稻种和4个玉米种,依法回收700多公斤不合格种子,相关活动仍然在大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