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3月8日讯 据《新农村报道》报道 入春以来,文县积极组织工商、农牧、质检、物价等部门配合各乡镇,围绕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农资商品监管、农资消费维权、农资市场信用、农资商品保障等重要环节,认真组织开展“红盾护农”行动,进一步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近年来,文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旱作农业等,在新优种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全膜双垄沟播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化肥、种子、地膜、农药等用量很大。春耕伊始,文县各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与质检、工商等部门配合,广泛宣传、严格把关,确保农资质量安全、市场经营规范。围绕服务“三农”,积极向农民朋友深入宣传选购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时辨假、识假、防假的技巧,引导农民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农资。切实把相关法律法规、经营政策等向农资经营商讲清楚、宣传到位。全面开展农资经营主体资格清理,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积极推行农资商品质量责任管理制度,与农资经营户签订相关责任书,明确其遵规守法、诚信经营的责任和义务,教育引导农资经营商摒弃私心杂念,选择好进货渠道,守好农资市场入口关。要求经营者建立完整的购销台账,保证农资商品能实行追溯管理。全面进行农资市场整治,重点对复混肥、有机肥等化学肥料及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种子,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排查;对肥料、种子产品的质量、登记、包装、标识、宣传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详细检查;对销售劣质农资等违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查处。同时,文县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的作用,畅通各类投诉维权渠道。全面推进服务维权进市场、进经营户、进乡村、进农户、进田间,实现投诉网络全覆盖,申诉举报不出村、维权服务到家门,对群众所反映的农资市场违规违法经营行为进行及时受理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