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品种好,籽粒饱满。”
“还是这个好,抗倒伏,抗病性强,还高产。”
27日上午,立春后难得的一个艳阳天。从四面八方赶到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种子销售大厅里的农民兄弟,抓起龙粳系列水稻品种“贪婪”地凝视着。
即将前往省城参加农业部组织的全国水稻生产座谈会的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潘国君说:“去年秋天雨水大,导致水稻种子水分大,许多小型种业公司由于没有烘干设备种子收得少,加之去年寒冬,种子芽率变化大。去冬今春降雪量大,比历年降雪量多152%。春天回暖慢、倒春寒,导致大棚影响育苗。今年春播短,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当前种子是第一生产要素,种子选择不当影响一年收成。根据气象预报,7月至8月有阶段性低温,活动积温比去年少50度至80度,容易造成水稻空壳。7月至8月降雨量多,容易造成稻瘟病发生。所以说,今年水稻生产重点在品种选择上。建议农民兄弟选择耐低温、抗病性强、产量高、出米率高、抗倒伏的品种。”
唠起哪些品种适合今年备耕生产,潘国君如数家珍地说:“首选品种为龙粳31。该品种产量高,每公顷产量达1万公斤左右,整精米率达70%以上,综合性状好。去年种植面积为全省第一大品种,推广面积达766万亩,为农户增收7.6亿元。该品种今年被列为全省主栽品种,农业部主导品种,预计播种面积超1000万亩,可为农户增收10亿元以上。全省推广龙粳系列品种面积预计在2500万亩,可增收25亿元左右。农民可根据水稻生育期自己选择适宜品种,坚决不能选择跨区种植的品种。”
“2007年,我在江北一家种业公司买的7公顷种子造成减产,损失5000多块。第二年,我吸取教训就到这里购买种子了。水稻所是科研单位,信誉好,种子的价格合适,质量好。去年我种了20公顷龙粳31,每公顷产量达0.95万公斤,去掉成本纯收入16万元。这个品种早熟、抗倒伏、抗病性强。今天我买了1250公斤种子,还购买了两袋龙粳40试验一下,表现好的话,明年就多种点。”桦南县梨树乡永久村村民关庆海如是说。
同江市清河乡东强村村民周成洋告诉记者:“头年村里10多家就把定金交了,今天来就是拉种子,一共14吨,全是龙粳系列品种。去年种12公顷水稻,纯收入12万多元。去年村里建的催芽车间小,烧煤,今年上面给投入300多万,建个电气化浸种催芽车间,把俺们乐坏了。只有选好种子,才能长出好庄稼。”一拨又一拨农民,怀揣着发家致富的渴望来了;满载如意种子的车辆,伴着农民们幸福的笑脸开出了水稻所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