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鄢陵县工商局发布农资消费警示
2013-03-01  浏览:119

    中新河南网许昌3月1日电    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被称为是农民朋友的“命根子”。眼下,又适逢春耕时节,不少农民朋友都要到农资市场购买各类农资。为确保农民朋友春耕生产顺利,近日,鄢陵县工商局通过开展中原红盾“打假冒,保春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依据《产品质量法》、《广告法》、《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各乡镇的农资企业和商户进行全面检查,对种子经营资质、经营违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化肥有无复混肥掺假、有效成分不足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检查,并向鄢陵县广大农资经营者和消费者发布消费警示。

    选购种子的注意事项。种子是农资检查的主要项目,检查项目主要有:选择具有“两证一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委托代销证、营业执照)。要仔细查看种子的包装标志,是否有品种审定编号。检查保存购种发票、信誉卡、包装物、内标签等票证凭据。

    质量过期农药需注意。检查中,工商执法人员依据《产品质量法》、《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重点检查的项目有:农药外在质量。合格的农药乳剂无分层沉淀,粉剂膨松不结块,粒剂颗粒均匀附着良好,悬浮剂澄清透彻,摇匀快速。生产日期。一般农药有效期为二年,超过有效期药效降低。价格是否适当,要提防是假农药或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的农药。

    化肥包装标识陷阱多。标识混乱是肥料市场存在的通病,违反了《广告法》、《广告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夸大总养分含量。按照国家肥料标识标准规定,复混肥料中的养分含量是指氮、磷、钾三元素的总含量,中量元素如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都不加以标识。但有些厂家却故意将这些中量元素全部加入总养分中,或在一些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将有机质一并写入总养分中,使实际总养分含量只有25%或30%的复混肥通过虚假标识达到40%甚至50%以上。有些企业故意在外包装袋上用拼音打印商品名、商标名、企业名称,以此来误导消费者使其认为是进口产品。利用农民崇拜进口复合肥的心态大做文章,打上与欧洲国家相似的国名,或采用“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原料”等字样进行误导农民。夸大产品作用,在包装袋上冠以欺骗性的名称,如“全元素”,“多功能”,“抗旱、抗病”等。看包装标识上“三证”,检查有无登记证号、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号的产品。并看检验报告、登记证明,信用卡及发票。

    消费警示。根据多年的执法经验,鄢陵县工商局执法人员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购买化肥时要“一看、二闻、三听、四摸”。看:首先要看价格假冒伪劣化肥的价格一般明显低于市场上同类优质化肥的价格;其次看包装凡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化肥其包装袋上一般都用汉字注明产品名称、养分及含量、净重、产地等假冒伪劣化肥包装粗糙破损率高标志不全或字迹模糊不清有时不用汉字用拼音以冒充进口化肥;再次看颜色氮肥(除石灰氮外)几乎为白色钾肥为白色或略带红色。闻:有酸刺味的细粉是重过磷酸钙有强烈氨臭味的颗粒是碳酸氢铵。如果磷酸钙有很刺鼻的怪味则说明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废硫酸有很大毒性极易损伤或烧死作物。在打开产品包装袋时如果氮肥或含有氮素的复混肥料闻起来一般都有氮味。听:抓一把化肥从高处松手让其自由下落落地声音尖细为假化肥声音沉重的为真化肥。摸:用手触摸肥料感觉是否有明显的水分和结块现象松散度好、不结块的为真化肥。

    此外在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时,首先要看这些农资的生产厂家是否正规,看是否有生产合格证,然后看农资质量。首先要看种子的外观颜色,然后拿一些剥开看里面的品质是否变质,同时也可向农业部门技术人员进行咨询。其次是购买的种子、农药、化肥用了以后把包装袋及说明书保留一定时期。到正规的商家去购买,并保存好购货凭证作为日后维权的证据。如发现问题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拨打投诉电话12315进行举报。(赵洁 崔保胜) 

下一篇:九台打掉一无证经营、未审先推玉米种子窝点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