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假劣农资犯罪最爱“傍名牌”
2013-02-27  浏览:273

  本报北京2月26日讯 记者卢杰 见习记者蒋皓 公安部25日公布2012年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10起典型案例。

  这10起案件分别是:“3·09”特大假农资案、辽宁阜新陈某等销售伪劣玉米种子案、安徽合肥丘某等制售伪劣水稻种子案、吉林瑞兴种业公司制售伪劣种子案、湖北荆门丁某等制售伪劣种子案、浙江金华雪某等制售伪劣农药案、辽宁大连澳光农化公司制售伪劣化肥案、黑龙江双城鲁某等制售伪劣化肥案、福建漳州魏某等制售伪劣化肥案和湖南邵阳金利隆公司制售伪劣化肥案。

  记者发现,10起案件所涉及的假冒伪劣农资相对集中,其中5起涉及到伪劣化肥,5起涉及到伪劣种子,涉案金额均相当巨大,最高达5亿元。其中,“3·09”特大假农资案是近年来公安机关破获的案值最大、假冒品牌最多的一起假农资案件,共捣毁生产、仓储、销售假农资窝点8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4名,缴获假劣农药3100余万瓶(袋)、生产原料136吨;缴获假冒伪劣化肥730余吨、假劣种子145袋,案值近5亿元。

  同时,“傍名牌”成为犯罪分子通用手法,手段多样。例如,直接生产伪劣农资假冒名牌进行销售、购买散装农资进行灌装假冒名牌、购买不同品牌的名牌包装袋用同一配方进行灌装等,给使用这些伪劣农资的农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下一篇:记者备耕访农资市场:种子价涨了 销量却降了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