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稻田守望者袁隆平身家千亿的“过路财神”(图)
2013-02-22  浏览:252

  “人就像一粒种子,健康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情感、人格不健全,对周围人的影响就像是毒素。”

  这是被一粒种子改变的世界。这也是被一个人改变的世界。

  时光倒流60年,他还是个农校的大学生。早晨爱睡懒觉,总是到紧急集合铃响了才腾地起身,同学们送他评语:自由散漫。他打小贪玩,没少挨父亲板子。偏科很严重:喜欢地理、化学和外语,能拿高分,直到他成了年过八旬的老头子,飙英文的习惯也没改过;数学却一塌糊涂,及格都得奋力挣扎。

  几十年后,他是中国殿堂级科学家。单位门口的大路乃至银河系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尽管他本人再三强调不是熊猫,下至农民上自总理,都封他是“国宝”。

  他的事迹上了小学生语文课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袁隆平不仅推动中国农业科学的复兴,还将“五谷苍生”的东方梦想传播五洲。83岁的袁隆平未来的梦想,是90岁时让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

  人物点击

  中国媒体援引近日英国《卫报》报道称,在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Bihar)一个位于Sakri河旁边的小村庄Darveshpura里,当地一位名叫苏曼特·库尔马的农户所种的稻米每公顷单产高达22.4吨(约合每亩2986斤),超过了袁隆平创出的每公顷19.4吨的世界纪录。这个单产记录也超出了国际稻米研究协会和美国基因改良公司在试验室条件下所创造出的记录。

  对此,袁隆平院士在接受湖南经视采访时称其为“假家伙”,并从调查方法、培植方法等方面找出几处明显漏洞。“百分之一百二的假家伙,吹牛皮。”

  过路财神

  对挣钱这事压根不上心

  袁隆平83岁了,身板瘦而硬朗,今年年初,他又戒了烟。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后,“国宝”袁隆平再也自由散漫不成了。拿他倒苦水的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被欢迎、被围观、被合影是生活的常态。他最怕兴师动众,偏偏每到一个地方,市长县长什么的全出来迎接,“说我什么欢迎莅临指导呀,很麻烦”。不过面对蜂拥向他求合影求采访的人群,他又总能挥着手淡定地hold住全场:one by one, one by one(一个一个来)。

  2008年,袁隆平带着老伴邓则去逛车展,被一个“满哥”(年轻小伙,湖南俚语)认出来,现场立马炸锅了。他在一辆奔驰敞篷车旁多流连几眼,互联网上就掀起了一场讨论。不过持“仇富不仇袁隆平”的人占了上风,“别说买车,买飞机都理所应当”。

  其时“隆平高科”中国迄今惟一一只以科学家个人命名的股票已上市,一份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家为1000亿元。

  最后身家千亿的袁隆平买了一辆5万多元的吉利熊猫,消息一出,网友又被感动了。而这汽车的主要功用,不过是供他开车去离家1.5公里外的稻田查看水稻,平时根本不上街。

  事实上,袁隆平对挣钱这事压根不上心。他对财富葆有相当的平常心。很快,他把隆平高科的董事也辞了,埋头搞他的科研,“我就是个过路财神”。

  投身农业缘于一次美丽的误会

  1930年,他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里六兄妹,“隆”字辈,他排行老二,乳名“二毛”。

  二毛在武汉念教会学校长大。很多年以后,这位农学大腕把这归咎为一次误会。那是小学一年级在汉口,老师带孩子们去郊游,参观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花好多,在地下像毯子一样,红红的桃子满满地挂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水灵灵的”。农村给他的印象过于美好,直到1952年,他作为农学院的学生去土改,住进农民家了,才知道真正的农村“又苦又累又脏又穷”。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了,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当老师。当时中国全盘学苏联,别人DNA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的研究都得诺贝尔奖了,中国还在学前苏联,搞无性杂交。袁隆平说那时的自己是“迷途羔羊”,后来他就看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当时的唯心著作)。孟德尔所发现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日后杂交水稻的理论基础。

  很快到了1958年大饥荒。袁隆平曾亲眼在路边见到饿死的人不下5个。他自己也挨饿,铁了心,一定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

  43岁这一年,袁隆平及助手育成三系杂交水稻,将水稻亩产量由300公斤提升至500公斤以上。这个中国自主产权的成果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

  90岁前实现亩产1000公斤

  记者:问您一个当下流行的话题,您幸福吗?

  袁隆平:呵呵!当然幸福!我感到这辈子没有白活!

  记者:您怎么理解 “幸福”?

  袁隆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幸福感也来自很多层面,而我自己最大的幸福就来自于我所从事的杂交水稻事业。能为社会、为人民做一点好事,我觉得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记者:什么时候您感到最幸福?

  袁隆平: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一串串葡萄那么饱满,籽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大家一起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那个梦真是太美了。梦见禾下乘凉,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候。这个梦我做过两次呢。(大笑)

  记者:您的下一个目标是要争取在90岁的时候亩产实现1000公斤,有把握吗?

  袁隆平:我们实现了900公斤,这不是一亩田两亩田,是100亩的平均产量。我现在是“80后”,他们讲“90后”要实现1000公斤,我等不住了,要在“90前”实现1000公斤,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很有希望。

  光环之外

  诙谐且充满自娱精神

  1996年,他开始主持研究超级杂交水稻。2011年,他的攻关超级稻亩产达926.6公斤,2012年940公斤至950公斤。他的目标是90岁以前,让水稻亩产超过1000公斤。

  光环之外,生活中的袁隆平截然不同,诙谐且充满自娱精神。他很介意自己被“高大全”了。在不啻于“成千上万”次采访中,他表现得像是个爆料的别人恭维他会拉小提琴,他说:高手是后面弹钢琴的,我是个南郭先生。在长沙住了大半辈子,他如是介绍这座城市:北京是首都,长沙是“脚都”,四分之一的自来水都是洗脚水!

  有时老头子来了兴致,还拖住记者陪他一起打麻将,不赌钱,输了的钻桌子,“有一次他们想把我钻桌子的镜头拍下来,可我身手麻利,一下子就钻过去了。”

  袁隆平笑称自己是“8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曾经连续三年,袁隆平都是湖南省农科院的游泳冠军,“短距离50米,年轻人都游不赢我。”说这话时,他满脸得意。下班后,袁隆平常常张罗大家一起打气排球。除了热衷于打气排球外,拉小提琴、跳踢踏舞、下象棋,也都是袁隆平的强项。在袁隆平看来,人在工作时要能吃苦,但在生活中,弦不能一直绷得太紧。

  不愿退休念念不忘禾下乘凉梦

  骨子里,比起商人和官员,袁隆平更像一个农民。“我不愿当官,不是做生意的人,又不懂经济。”

  功成名就后,有人劝袁隆平“退隐”,认为他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了。“我说不满足,就算失败了至少也还有教训。”他说,“到100岁了我还想在田里。”

  后来,这位科学家还是拗不过,被任命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许多大会小会,他情愿“躲”过去。2012年“两会”,他为农民提案。“现在农民的收入太低了,农民可怜啊!”袁隆平说。

  农民更愿意抛了荒去打工,农村空心化愈发严重。袁隆平也意识到现在学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我参观过很多现代化的农业博物院,南瓜有几百公斤重、甘蔗有两层楼高,这些对年轻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小学生也会感觉很有意思。”说这话时,他想起了童年参观的园艺场。

  自称“80后”的袁隆平念念不忘他的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下一篇:郴州:新春备耕购种忙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