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种粮大户是个很耀眼的词,风光体面,挣钱多。记者春节回家走基层时,和安徽省天长市种粮大户宣有林一番聊天后,才知道种粮大户在光鲜的外表下,其实还有很多烦心事,发展中也面临许多难题。
宣有林是全国种粮标兵,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2004年就开始规模种粮了,从当时的1000多亩,到如今2400多亩,2008年5月他牵头成立天长市董尖圩稻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种粮面积达6110亩。宣有林对天长市种粮大户的生产状况了如指掌,他说:“一般人认为种粮大户笃定赚钱,其实不是,天长市种粮大户现在是三分之一亏损,三分之一保本,三分之一赚钱,这个情况目前还没引起政府层面的重视。”记者不明白种粮大户为什么亏损?宣有林说,规模化种粮其实是个技术活,生产、管理跟不上,就没有好的产出,好多农户贪大求洋,承包过多的土地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天长市大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副理事长姜金富认为,盲目数量扩张不可取,还是要在单产和效益上做文章,这需要政府和媒体做正确舆论引导。
除了亏本的烦恼外,据了解,天长市种粮大户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烦心事还真不少。“田块太小,水利条件不好、流转费定高了、人工涨价幅度大、机械添置多,利用率低、没有晒场,没有仓库、大户粮食上市集中,米厂杀价狠……”宣有林对这些情况深有体会。如何解决种粮大户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宣有林认为,过去,我们理解的农业服务体系很狭隘,仅仅是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等服务。现在亟需形成和完善以下农业服务体系:
按产业建立县级合作社联合社。天长市大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就是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组成的,联合社在成员间对机械、资金、秧苗、劳动力等方面进行调剂,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宣有林是联合社理事长,他告诉记者,联合社在帮助种粮大户解决“买贵卖难”问题上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育秧工厂化。秧育不好误的就是一季,夏种时不少种粮大户因缺秧苗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天长润泽农业合作社工厂化育秧两年,解决了许多大户的育秧困难,2013年将积极扩大规模。
植保专业化。天长董尖圩合作社、芦龙农事合作社等已经有了自己的植保专业队伍。但此项农活太苦,队伍难稳,效率不高,服务面积覆盖不大,这是大户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植保是农业生产最苦最难的农事,最终要靠现代化的机械如飞播来作业,专业化植保可以保证效果和农产品质量的安全。
插秧专业化。种粮大户不能靠人工插秧,机插秧也不能靠自己买机械,靠的同样是专业化服务。
烘干、储藏服务。让县级联合社自己上烘干机、建仓库和运输队,是最终选择,生产者受制于粮贩和龙头企业是得不到合理利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