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开始,农业部启动了种子执法年活动。三年来,广东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贯彻落实种子执法的各项工作,全省各级种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统筹协调、联合行动,种子执法年活动范围不断拓展、内容不断深化、措施不断强化,为推进现代种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促进了种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其中,广州市的工作成绩尤为突出。
广州五山种子市场的销售产品
在广州的种子经营企业占全省1/3强,作为全省的种子集散地,广州的种子管理工作任务量大,监管难度高。早在2010年,广州市就专门设立了以分管种植业的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种子执法领导小组,今年,种子执法活动结合"三打两建"工作部署,继续加强组织领导,下沉监管重心,形成了市、区(县级市)、镇(街)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提高了领导能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加大宣传造舆论,加强培训练内功
今年3月,"2012年广州销毁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暨春耕护农打假、送法下乡活动"在白云区举办,现场公开销毁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27.25吨。随后,广州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组织了多场"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和法律法规宣传、科技咨询活动,7月到10月份,该站举办了3期种子执法年培训班,向80多家种子经营代表解读了《种子法》及有关种子执法年的相关知识,派发宣传资料一万多份。这一系列活动,为种子执法年造好了舆论,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正所谓,外树形象,内练硬功。今年6月4-21日,广州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组织所辖企业种子从业人员68人参加了省种子总站举行的2012农作物种子检验员培训班,通过脱产的形式系统学习农作物种子检验课程,全面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为执法活动的开展储备了人才队伍。
加大监管造环境,加强专项清违规
今年2月到5月,广州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共出动执法人员50多人次,对天河区五山种子市场、增城市朱村农贸市场、南沙区万顷沙种子市场开展执法,检查种子经营企业60家,端掉制售假冒种子窝点2家,查封涉嫌假冒种子300多公斤,扣压涉嫌生产假冒种子设备一批,假冒种子包装袋15箱,以及成品、半成品一批,清洁了种子经营市场,改善了营商环境。
针对台湾农友公司的"华珍"甜玉米种子存在未审先推和品牌被假冒的问题,广州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联合省种子总站、南沙区种子站出动15名执法人员,对黄阁、万顷沙两镇12家种子经营店进行了专项检查,查处违法经营店铺3家,封存"未审先推"品种15个,数量176公斤,来路不明品种一个,数量80公斤。根据广东省农业厅《2012年广东省加强转基因水稻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5月8日至10日,广州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分别对从化、增城两市及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进行了转基因种子及产品专项行动,共扦取水稻种子样品6个,稻米样品10个,集中送农业厅检测,质量全部合格。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发的"黑优二号"冬瓜
加大力度促惠民,加强新品推市场
从2008年起,广州市每年安排300万元用于农业良种补贴专项资金。5年来,共发放补贴资金1200万元,补贴企事业单位超过15家,补贴品种超过180个,超过50万农户从中直接受益。目前,广州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已全面实行网上申报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核发工作并创建了检疫QQ群申报制(群号:244982392),方便种子企业办理相关证书,加大惠民便民力度。种子工作不能单纯地靠监管,也要注重新优品种的示范推广。今年以来,广州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相继试验、鉴定了"丹红3号""广蜜1号"等南瓜新品种以及金绿、秋绿、绿美、华芥1号等蔬菜品种,其中,南瓜新品种获得了第39届广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而"绿美"更以其优异的品质得到了广大种子管理工作者和蔬菜种植户的青睐,取得了积极的示范推广作用。
广州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副站长郑康炎对记者说,种子的价格并不高,普通产品20多块钱就能买到一斤,但若是假种子、劣种子将危及整个种植季的收成,不仅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也会对粮食生产造成损害。为此,他呼吁广大种植户一定要买正规公司的种子,不要听信一些来路不明的推销,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吃了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