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玉门市种子管理站依法加强市场监管
2012-12-25  浏览:172

 ——着力推进现代种业跨越发展

    2012年,玉门市的种子管理工作按照省市《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以种子执法年活动为契机,以整治种子市场秩序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优化种业发展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市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一是加大检查执法力度,确保专项治理取得实效。今年以来,玉门市种子管理站对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将工作关口前移,任务重心下沉,及时组织执法人员对农作物种子经营的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品种进行了拉网式排查,保证检查工作不留盲点和死角。今年先后13次深入到全市12个乡镇和2个农垦团场,重点检查种子质量、种子标签、种子经营许可证、经营档案、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委托经营管理、销售散种子行为。一年来,共检查种子经营企业和门店415个(次),发放市场检查告知书130份,查处无证经营种子商店1个,没收种子8.6公斤;查封无标签标注散装种子333公斤,责令就地转商处理;没收劣质种子6公斤、散装种子16.5公斤,召回不合格种子1210公斤,共立案查处违法行为案件4起,实施行政处罚4件,结案率100%。二是狠抓种子监督抽查,确保农民用种安全。根据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工作方案要求,先后对全市82家种子经营企业(门店)经营的种子进行了抽样检测,共抽检种子样品204份,代表种子数量41.50万公斤,品种有洋葱、食葵、油葵、小麦玉米棉花、孜然、茴香、黑瓜籽、食用瓜、蔬菜等11个种类,品种抽检覆盖率达100%,种子样品合格率达97.1%。并将抽检结果及时在《玉门农业信息网》上进行了公示,同时向经营不合格种子的企业(门店)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和处理意见函,限期对已出售的达不到种用标准的种子实行了召回,对库存的不合格种子做了下架处理。三是开展生产基地专项整治,规范种子生产秩序。根据《玉门市农牧局关于对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进行申请和认定的通知》精神,玉门市种子管理站及时安排开展种子生产基地秩序专项治理和制种基地认定工作,根据乡、村逐级申报情况,对全市乡村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对申请符合条件的24个村全部依法颁发了《种子生产基地认定证书》。同时组织执法人员通过逐乡、逐村进行摸排,对在全市辖区内进行种子生产的27家企业的所有证照和相关资质进行详细查验,对19家符合种子生产条件的企业进行了登记备案,对8家不符合种子生产条件的企业责令清退出了生产基地。为了增强社会监督透明度,在玉门电视台集中播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管理的公告》,将《2012年度我市具有种子生产许可证企业》、《2012年度在我市登记备案的市外种子生产企业》和《2012年我市认定的种子生产基地(村)》名单在《玉门电视台》、《玉门农业信息网》等相关媒体上进行了公示,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监督。四是加大监督检验力度,把好种子生产质量关。坚持执行种子生产质量全程监督检验制度,在种子生产的苗期、花期和收获期等关键环节,全方位开展隔离区和种子花期质量检查,督促种子生产企业严格落实各项种子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制种合同的规范和管理,统一制定印发《农作物种子生产合同》,对所签订的合同逐一进行登记备案、审核清查,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生产行为,为提高种子质量起到了很好的监管效果。今年,玉门市种子管理站共检查19家种子生产企业在7个乡镇落实的各类制(繁)种面积3.38万亩。

     二、夯实种子监管基础,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强化企业跟踪监管,有效净化种子市场。根据《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为使每个种子生产经营者真正做到依法生产、合法经营,玉门市种子管理站与种子生产经营企业(门店)签订《种子生产经营质量安全责任书》、《种子质量安全保证承诺书》,进一步完善和量化考核办法,加强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监管。结合年检换照对种子经营企业(门店)的证照进行了一次彻底清查,做好新旧管理办法执行的过渡工作,引导企业加大注册资金和固定资产投入,提高种子企业资质条件,确保种子生产经营数量和质量安全。11月份对全市93家种子生产经营企业(门店)开展目标责任书考核和诚信企业(门店)评比活动,对被考核评比出的6家守法诚信企业(门店),在2012年度全市种子工作会议上授予荣誉牌,并通过考核评定清理整顿不合格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有效净化了种子市场。二是严格市场准入条件,狠抓委托经营管理。根据《甘肃省农作物种子委托经营备案细则》的具体要求,玉门市种子管理站规定了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对各种子经营企业(门店)下发了专项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农作物种子委托经营的有关程序和进行登记备案时必须提供的相关材料,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应具备的资质条件及双方的责任,指定专人负责,对被委托经营的主要农作物种子委托手续严格审查,及时登记备案。三是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共同抓好市场监管。玉门市种子管理站在充分发挥好自身职能的同时,积极与酒泉市种子管理站、市公安、工商、农技等相关执法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紧密联系,协调配合,形成打假执法合力,对重点区域和主要品种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检查,严厉打击各种无证商贩销售假劣种子的违法行为,形成了上下联动,及时互通信息,部门联合协作,多方齐抓共管的种子市场监管良好局面。在农资打假护农行动中,通过《玉门农业信息网》与省市乡构建了信息平台,及时通报种子执法动态、种子打假信息,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全年共编发报送《种业信息》60期。

    三、加强矛盾纠纷排查,着力解决投诉案件。今年,玉门市种子管理站按照“预防在先,警示在前”的原则,不断完善种子质量纠纷预防和处理信息体系。充分发挥乡、村、组三级干部身在基层、熟悉情况的优势,建立并很好坚持了纠纷信息定期报送制度。一旦发现种子纠纷苗头,在报告乡镇党委、政府的同时,及时上报农业和种子管理部门,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坚持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重大节假日、敏感时期和纠纷多发季节,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会战,进行滚动式、拉网式排查,及时掌握信息,靠上控制局势,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矛盾纠纷联动联调工作机制,将工商、质监、公安、法院、信访、农业等有关部门作为联动联调的成员单位,加强沟通与协作,合力调处矛盾纠纷。为了做到预警预防,5月3日玉门市种子管理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花海片区4个乡镇实地查看食葵出苗情况,摸排矛盾纠纷隐患。5月30日接到经营户反映食葵因受冷害影响生长出现异常现象,玉门市种子管理站高度重视,积极向市农牧局汇报,与市农技中心联系,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利用4天时间,对6个乡镇有异常点的食葵实地进行查看分析,在玉门市农牧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邀请酒泉市农业专家对花海镇部分农户的食葵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田间现场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建议农牧局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为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灾害防御和自救工作提供措施保障。通过实地调查食葵、棉花易受冷害的作物生长情况,全面掌握全市种植面积较大的食葵、棉花和玉米等农作物田间长势,做到提前观测、提前预警、提前处置,将矛盾纠纷处理在了初期。今年以来,共受理投诉案件24起,办结24起,办结率100%。

    四、开展法律宣传培训,营造依法治种氛围。今年以来,玉门市种子管理站采取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科学选购使用种子相关知识普及活动,一年来,共印发各种宣传资料1.2万份,发送手机短信4.0万条,出动宣传车辆15车次,在《玉门电视台》发布关于加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监管公告、通知6期,开展田间管理技术讲座4期,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期间,在花海镇、玉门镇、柳河乡等主要农资经营集中区悬挂宣传横幅23幅,对全市种子从业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集中培训3场次,参训率达到100%。

    五、加强新品种试验示范,确保用种安全可靠。针对玉门市大宗农作物种子品种多数量大造成种子市场多乱杂的恶性竞争,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确保农业用种安全,今年玉门市种子管理站及早着手,在种子市场供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全市主要农作物种子主营品种和农户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在棉花和食葵种植的重点区域花海镇、柳湖乡、柳河乡等乡镇,分别安排落实棉花新品种试验项目1个,参试品种10个;棉花新品种示范点5个,参示品种13个,示范面积2000亩;安排食葵新品种大田示范点5个,参示品种12个,示范面积1200亩。在8—9月份,先后4次组织农业专家和市直有关部门及各乡镇主管领导进行现场观摩和综合评价鉴定,从中评比筛选出符合本地种植高产稳产、市场认可的主推品种和搭配品种,为下年企业调种和农户选购良种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

下一篇:甘肃省种子检验员继续教育张掖培训班圆满结束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