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感动新干”道德模范评奖中是这样介绍廖学林的:“他情系农民,不分春夏秋冬,穿梭在果园与菜园之间,指导农户,解决农民的生产问题;他勇于创新,先后引进推广了果蔬优新品种30余个、新技术10余项;他尽职尽责,服务群众,先后指导好甜爽柑桔专业合作社、宏冠绿色农庄、新绿农业科技公司开展了柑桔标准化生产和蔬菜标准园创建;他先后获得了新干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市科技创新能手、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2012年10月31日,记者见到了廖学林,在采访的半个多小时中,他不断地有电话进来:一会儿是要资料的,一会儿是咨询技术的,一会儿是催报项目材料的。廖学林断断续续地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根据新干丘陵山地较多的实际,向县里有关部门提出发展药材生产的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全县迅速掀起了药材种植热潮,使具有千年枳壳生产历史的新干县重振药材生产大县雄风。1996年他开始引种车前子在贫困乡镇三湖镇试种,手把手地传授指导,当年试种的8亩车前子亩纯收入在120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车前子栽植迅速在该镇推广起来,车前子为当地农民人均新增收入400元以上,目前全县新发展中药材面积12.5万亩,年新增产值3亿元以上,成为全省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县。
2006年以来,廖学林承担《“三湖红桔的良种选优和提纯复壮》项目研究工作中,实施省农业厅“1亩1万元”示范推广项目,建立了无公害“三湖红桔”示范基地2万亩,使“三湖红桔”提纯复壮、品质恢复提高有了明显的进展。2009年12月,他主持指导宏冠绿色农庄采用国际先进的栽培技术——有机柑桔技术集成,建立了国内第一家有机柑桔基地,连续6年获得有机柑桔认证,所生产的有机柑桔全部出口,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新干县界埠镇界埠村邹家村小组的一片桔园里,廖学林指着一兜皮上有点斑痕的三湖红桔说,这都是没打药的有机桔子,我们研究的三湖红桔种植技术还在试验阶段,一旦推广,种桔子就变得很简单了,基本上不用管理,把桔子种下去,人就可以出去打工了,你看他们家的门都是常年上锁的,人都不在家,怎么能打药呢?说到这,廖学林指了指桔园旁边的一栋房子。
在回县城的路上,记者好奇地问:“廖工,听说有很多私人老板想高薪‘挖’你,你为什么能留守这块阵地呢?”“我家在农村,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对农村很有感情,我想通过自己的知识,或多或少改变一些家乡的落后面貌。我已经50岁了,还有九年工作,现在感觉就是九年时间太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现在虽然每月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但我很满足,看到自己的成果一个个转化成农民打开致富大门的钥匙,我很有成就感。我觉得今生能与农业结缘,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