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出门挣钱 更是“挣”技术
2012-11-30  浏览:216

兴义农民到沿海包地种菜——

出门挣钱 更是“挣”技术

  新闻链接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义市的农民开始在广东佛山市种菜,在王本发等早期菜农的带领下,目前兴义已经有3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都到佛山种植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0余亩,年产值1500多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街道办务庄社区的蔬菜基地,菜地里的菜心、生菜等蔬菜品种长势良好。

  细雨中,几名菜农正在地里进行细致的检查。他们都是来自兴义市的农民,有的已在佛山种菜近10年。

  “这边的蔬菜卖得起价,销路也好,不愁卖。”菜农沈贵华告诉记者:“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打算学到这边先进的种植技术,回去后也把家乡人的种菜技术提升上来。”

  24岁的沈贵华是兴义市泥凼镇泥凼村村民,他2010年初到广东打工,当时进了一家玻璃厂,每月工资1000多元。“这点钱确实太少了。”沈贵华告诉记者。

  于是,在同乡的带动下,2010年4月,沈贵华在务庄社区租了4亩菜地,当地由于种菜技术正处于学习期,到年底收入了3万余元。

  尝到了种菜甜头的沈贵华苦心学习种菜技术,他告诉记者,当地有着天然的气候和环境优势,蔬菜种得好1年就可以收获10季左右。“今年我还是租了4亩,到目前已经收入了5万多元,挺不错的。”沈贵华乐呵呵地说,他还打算买种子回家试试,以后在老家发展起来了,就回乡去创业。

  记者了解到,兴义市第一个到佛山市种植蔬菜的是泥凼镇村民王本发。上世纪80年代,王本发就到了广东省打工,算是较早就出去见世面的人。当时他做过销售、出过苦力……

  1997年,王本发发现在当地种菜比较赚钱,于是他租了6亩地,随后几年,他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种菜技术,从当初的一年收获6季到一年能收获10余季左右,每年收入也水涨船高。

  2010年底,为了便于服务家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兴义市泥凼镇在佛山成立了流动党支部,王本发任党支部书记,关于蔬菜产业这一块的发展,党支部也有想法。“下一步我们要考虑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这样才能带动更多的家乡人致富。”王本发说,“以后把种菜技术学好后,有条件的农户也可以回乡建蔬菜基地,把自己的家乡也发展起来。”

  采访手记

  黔地农民去沿海发达地区种菜,这是记者在知道这条采访线索前没有想到的事。

  在外打工,不一定非要进工厂、企业。去城市承包地块,成为城市里的农民工人,一样可以学有所长,能挣到钱,这些菜农正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一个个致富故事。

  如今,兴义的部分菜农已不满足于只是在当地种菜。菜农蔡长富2003年开始在佛山市种菜,当时租了4亩地,后来又扩租了4亩,他觉得收入还是没达到预期的目标,于是从2008年开始,他就到当地的蔬菜市场租了档口搞起批发兼零售。

  “辛苦是辛苦,现在月收入挺可观的。”蔡长富告诉记者。

  几位在佛山种菜的农民都提到,要把技术带回家,以后会回到家乡创业。这很是让人有些感动。

下一篇:漯河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