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玉米之父”播种天涯
2012-11-29  浏览:71

  “注意株距,拉杆时别把种子移位了。”11月23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南滨农场登海育种基地高产玉米试验田里,头戴黎族三角帽的李登海,冒着30摄氏度的高温指导育种队员们播种。

  李登海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1949年出生的他与共和国同龄,曾任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党的十八大代表。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出身的科学家,连续41年不间断地探索玉米高产攻关研究,一次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种业不强,农业创新就无从谈起。”创新是李登海常挂嘴边的两个字。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问题。这犹如一支强心剂,为李登海育种事业注入了澎湃的动力。

  “看,我们的玉米多漂亮。”在一株玉米苗面前,李登海停下了脚步。他和育种队员一起将收集下的花粉,小心翼翼地洒在玉米的雌穗上。这是李登海运用美国“先锋”杂交种子培育出的自交系,然后在进行杂交选育,培育出新品种。

  按常规,选定一个自交系,需要六七年时间。李登海通过海南育种加代,两三年就可培育出一个品种。“三年工作一年完成,我40年干出了107代玉米。”李登海言语中充满自豪。

  从事玉米高产科研41年,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前30年里,李登海将科研成果无偿地提供给了全国的农业院校及科研单位;由他选育的玉米品种,推广种植面积最大年份占到全国的43.5%,累计在全国推广10亿多亩,为国家增产粮食1000多亿公斤。

  “上半生为国家贡献了1000个亿,下半生再为国家贡献1000个亿”的玉米高产承诺,在李登海心中像烈火一样燃烧。

下一篇:万向德农:极度弱势行情中 投资者可暂时观望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