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参考消息:外媒称中国斥巨资培育“太空”蔬果
2012-10-25  浏览:105

    参考消息网10月24日报道 紫红色西红柿、能够在西伯利亚平原生长的香蕉以及重达10公斤的茄子等等,这都是中国近20年发展太空实验的一部分累累硕果。

    据墨西哥《改革报》报道,中国太空果蔬实验始于1987年。当时,中国科学院教授蒋兴村提议利用返地卫星将几种植物的种子带上太空,看它们的基因结构会发生哪些变化。卫星返回地面后,超过10%的种子发生了基因变异。蒋教授认为这是由失重、宇宙辐射和磁场等因素造成的。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空间技术育种研究中心主任刘录祥说:“一开始,我们只是想看看基因物质的变化,但很快我们明白过来,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产生新的基因特征,培育出抗旱抗病虫能力更强、产出率更高和营养价值更高的作物。”

    从那时起,中国投入巨资发展“太空”水果和蔬菜。2006年,中国发射“实践8号”农业卫星,搭载农作物品种2000多个,成为第一个以农业研究为目的的太空项目。

    刘教授说:“过去,俄罗斯和美国也做过(类似)实验,但目的是在其他行星上种植地球植物。而我们从一开始就以寻找种子的基因变异为目的,以便在田间种植,提高群众食品的数量和质量。”

    这些种子回到地面后,中国科研人员首先研究其基因变异,然后确定这些变异是否具备实践意义。

    刘教授说:“我们首先进行筛选,决定哪些种子可以种植。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有的甚至不能食用,还有的变异很怪异,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我们感兴趣的是那些发生了对农业实践有用变异的能够生长的少数种子。”

    例如,超级巨型黄瓜就是一种没有实用价值的太空种子。有的巨型黄瓜重达10公斤。与普通黄瓜相比,巨型黄瓜种植成本高,种植、运输和销售条件更难。

    然而,有的太空果蔬通过卫生安全检测并投放市场,尽管没有贴上“太空”标签,消费者因此并不知情。例如中国甘肃省广泛种植“太空辣椒”,占全省总产量的50%。

    安徽金土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兼研究人员陈全勇表示,太空辣椒外观看起来跟普通辣椒差不多,但口感更好,辣椒籽更少,这些特征都是改善。

    陈全勇说:“我们销售的种子有三大优点。第一,抗病能力强;第二,果实更大;第三,果实形状和颜色有所变化,甚至有时同一颗植物上会结出不同外观的果实。”

    报道指出,中国的太空果蔬基因变异实验在国外也曾受到质疑。西方专家和环境学家怀疑这些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风险。

    面对这些疑问,中国科研人员保证,太空实验与千百年来农民的自然选择过程没有太大不同,他们通过寻找符合需求的基因特征来确定哪些种子更好。

    刘录祥说:“区别在于,在太空中基因变异速度更快,因此整个过程得以加速,并且可以对上千种新特征进行实验。”

    报道称,中国农民和消费者也抱有疑虑,不怎么接受颜色和形状过于奇怪的产品,例如玫瑰色西红柿。

    刘教授说:“我理解人们的顾虑,但这些产品绝对安全。作物还是那些作物,也没有经过人工干预。此外,投入市场的产品都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包括国际机构的认证。”(编译/逯阳)

下一篇:张掖倾力服务玉米制种基地建设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