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请拿好您的营业执照。”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江西省萍乡市排上镇今年第六家农民制种专业合作社日前开业,工商干部将营业执照交到合作社负责人手中。
萍乡,素有“制种之乡”的美称。上世纪70年代初,萍乡两位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带领几名农民到海南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40年来,有5000多名萍乡农民在海南制种, 累计生产杂交种子2亿多公斤。他们生产的汕优102、新优63、新优752等杂交水稻种子经农业部审定,在我国南方13省市推广,直接为国家增产粮食1000亿公斤以上。
近年来,萍乡市工商局根据制种行业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推行政策上最宽、手续上最简、时间上最快、服务上最优“四最服务”。越来越多的制种人把根扎在萍乡,在萍乡成立制种公司、制种合作社。
萍乡市工商局利用制种人逢年过节回乡之机,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设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扶农惠农政策,大力引导制种人回乡创业;对制种人办理登记注册提供“一对一”服务,提前介入,定期回访;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形成“回乡一人,带动一片”的良好态势,越来越多的制种人回乡创业。
据统计,如今在萍乡从事制种业的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达40多户,生产的优质稻种远销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制种业每年为萍乡农民增收1亿元,成为萍乡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虽然家乡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海南,但工商部门对制种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大、服务态度好,天不留人政策留人啦!”制种大户欧阳桂良说。
“我们下一步将帮助制种协会筹划组建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助力萍乡制种业抱团儿发展,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把‘萍乡种子 ’这个品牌推向世界。”萍乡市工商局局长李国梁展望制种业前景,信心十足。
□朱武琪 余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