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水稻“防寒保产”技术措施
2012-09-17  浏览:115

    目前部分中、晚稻正处于幼穗分化期末期至抽穗、杨花期,对低温反应较敏感。为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防范措施,加强田间科学管理,尽可能减少“22型”秋寒天气对晚稻生产的影响和危害,减少损失。  

    一、灌深水保温。在低温来临之前,田间灌5-6厘米的深水保温护苗,当气温回升后,要及时排水露田,以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健壮生长。采取“夜灌日排”或喷水等应急措施,可以做到以水调温,减轻低温危害。  

    二、施用暖性肥料。有条件的可在低温到来之前,每亩撒施3-5担草木灰或煤灰,不仅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改善田间小气候。而且低温过后可以供水稻吸收,促进晚稻根、茎、叶恢复生长,增强抗逆能力。  

    三、根外施肥。寒流来临时,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尿素250克兑水60公斤,在下午4时后喷施叶面,对增强抗寒能力,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有良好的效果。  

    四、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为确保中、晚稻能够安全齐穗,在“22型”秋寒来临前2-3天或“22型”秋寒过后对正在抽穗或尚未齐穗的晚稻,喷施“九二0”溶液,可结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加“九二0”1.0——1.5克加水50公斤喷施,促进分蘖穗伸长发育,缩短齐穗期,减少包颈,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增加产量。  

    五、人工辅助授粉。中、晚稻处于盛花期的,可以每天用小竹竿拨动稻穗,或用拉绳的办法振动稻穗,促使花药开裂,进行辅助授粉,以提高结实率。  

    六、加强病虫害检查及防治。当前尤其要注意防范稻飞虱、螟虫为害和穗颈瘟的暴发,积极开展统防统治,避免损失。

下一篇: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