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至22日,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国际学术大会在古都西安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农学部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共同承办,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作为支持单位参与了本次会议的筹备组织工作。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担任本次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盖钧镒、傅廷栋、朱英国、荣廷昭、谢华安、戴景瑞、官春云、喻树迅八位院士,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瑞典等17国800余名著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以“开创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新时代”为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发表主旨演讲。农村中心蒋丹平副主任和农业高技术处有关同志应邀出席。
本次会议着重探讨作物杂种优势机理和基础研究、作物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与种质创新、强优势杂交种选育的理论与应用、杂种种子生产的理论与技术等重大科学问题,并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集中现场展示水稻、玉米、棉花、大豆、胡麻、向日葵、谷子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在论坛中就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对保障全球农产品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水平面临的重大技术与理论难题、拓展作物杂种利用范围的发展前景以及为中国政府制定农业产业和科技发展政策提建议等议题进行了高层讨论。
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增强抗逆性和改善品质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基因组技术的应用为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以作物杂种优势研究和利用为基础的作物育种技术仍将是未来促进作物增产、推动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在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年来在小麦、棉花、谷子、大豆、亚麻等农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科学家在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此次国际学术大会加强了国际间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理论研究水平,推动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推进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产业化进程。会议还对杂交优势的未来利用进行了展望,指明了方向,将为世界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