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再过约一个月,种植玉米的村民就可迎来收获的喜悦。但句容市下蜀镇新村的村民们却愁眉苦脸,因为他们种植的玉米棒子“很袖珍”,可能要减产三分之二。
日前,记者来到下蜀镇新村。一曹姓村民带着记者来到他家今年种的2亩玉米地,掰下一只玉米棒对记者说,往年这个时候玉米棒长得有40厘米长了,今年才只有10多厘米长,并且“癞子头”(棒上只有很少玉米粒)多。按这个长势,今年玉米产量要减产三分之二,亩产只有300斤左右。曹姓村民说,他家今年种植的玉米主要是“苏玉18”“登海11号”,长势都不好。而少部分村民种植“农单5号”“济单1号”等品种玉米的长势还可以。曹姓村民从旁边一块种植“农单5号”、长势不错的玉米地里掰下一个玉米棒,与他家的对比,差距明显(见图,余宽平 摄)。
种植了30年玉米的新村纪西村组吕姓村民,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他告诉记者,以前有的年份玉米也有减产的,但从没有减产这么多,今年玉米穗长得“很袖珍”。他认为可能是种子质量不好引起的。吕姓村民说,全村共约玉米1500亩,只有五六十亩的玉米长势与往年差不多。
关于种子,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的玉米种子来源五花八门,有在镇江买的、有在句容买的、有在下蜀买的、有在村里代销店买的……种子品牌有:郑单958、苏玉18、登海11号等七八种之多。记者电话联系了一个村民购买种子的代销店,店主告诉记者,他店里的种子有在镇种子站进的,也有人家送上门代销的。但店主认为,今年玉米长得“袖珍”,不是种子质量问题造成的,而是天气干旱引起的。
新村村委会负责人在电话中也认为玉米“袖珍”是由于干旱引起的。他说,新村共有11个村组,今年玉米种植面积约1000亩,部分种植在低洼地方的玉米,长势与往年差不多。6月初,玉米种下后,一直连续40多天没有下雨,给玉米正常生长带来了严重影响。
究竟是种子原因还是干旱原因?市农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要对“袖珍玉米”进行鉴定后才能确定。但目前还没有接到报告说,其他地方发现“袖珍玉米”。
无论是干旱原因、还是种子原因造成“袖珍玉米”,有一个问题值得引起相关部门重视——用村民们的话说“目前种子市场很混乱”。今年上半年京口区新民洲共青团农场5000亩小麦发生的赤霉病事件,其主要原因就是种子市场混乱造成的——“绝收”的小麦,都是不适宜本地种植的外来品种。市农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2006年国家对种子实行管理与经营分开,种子市场放开。虽然各地农业部门大力开展优良品种推广,但农资店经营什么种子、农户购买什么种子,都是自主决定的。近年来,外来品种发生“水土不服”的例子已有多起。他认为,从农业发展角度来说,种子市场还是“统起来”更有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记者 余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