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省种子管理站协办
商丘市种子管理站
2012年,商丘市种子管理站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强化市场执法检查,抓源头、抓基地,加大抽检力度,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切实保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为切实搞好商丘市的“种子执法年”活动,市农业局专门成立了以孙景权副局长为组长的“种子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商丘市2012年种子执法年活动方案》,明确要求各县(市、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把任务落到实处,确保“种子执法年”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种子执法队伍,是搞好种子市场管理的基本保证。为提高种子执法人员的素质,商丘市种子管理站组织了全市的种子执法骨干培训班,就如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同时组织各县(区)种子管理站站长参加了全省的种子管理培训会。进一步健全了案件查处责任追究制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认真开展行风评议,严厉查处执法违法、以罚代管等行为,提高了执法人员的自律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为了确保市售种子质量,该站从管理入手,切实加大了市场监管力度。首先抓源头。组织各县(区)种子站认真开展种子经营登记备案,共登记种子经营门店500余户,玉米品种150余个。执法人员深入到种子生产加工企业抽检玉米种子样品,开展小麦种子繁育的田间质量检验,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二是抓信息。执法人员深入到加工、经营企业和农民群众中去,查找种子市场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明确重点。为畅通举报信息渠道,全市共设立举报电话10部,完善了“闻报必动、有诉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三是突出重点。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未审先推、乱起名称、标识不符、假冒侵权等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决不心慈手软。对全市几个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采取正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监控,严格市场准入,规范经销档案,实行可追溯管理。四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今年,商丘市接到了省站批转农业部的“关于河南佳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稼美1号"玉米种子”和“关于夏邑县马头镇半截碑村左怀礼等人反映玉米种子质量问题的信访函”两起督办函,市农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着手安排案件的调查督办,成立专案小组,对相关单位依法进行了严厉查处。对郑州市提供的假玉米种子“陇凭206”“栗玉16”及未审品种“太玉339”等信息及时下发至各县(区)种子站,全市种子管理系统全力查处,集中围剿,坚决不许一粒假劣种子入户下田,收到很好效果。截至目前,共查处各类种子案件42起,查处涉嫌违规种子20万公斤,没收假冒伪劣种子2.1万公斤,审查各类农作物广告26份,取缔违法违规广告2份。通过努力,种子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种子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加大抽检力度
今年,农业部春季种子市场检查组莅临商丘检查指导工作,该站积极配合农业部检查组在种子专营市场和10个乡镇种子经营门店抽取玉米种子样品30份。同时,商丘市共检查种子经营企业60个,检查专业市场10个,抽检玉米种子样品132份,代表数量80万公斤;抽检棉花种子样品3份,代表数量2万公斤;抽检花生种子样品8个,代表数量10万公斤,市售种子质量好于往年。
认真开展种子质量田间鉴定
商丘市三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所种植的小麦品种“新麦26”田间出现倒伏提出现场鉴定申请,市种子管理站于5月2日召集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慎举、市小麦品种中心主任胡新、市农技站站长王新华、市植保站站长刘卫国等小麦专家进行田间现场鉴定,有效化解了群众矛盾。
半年来,商丘市种子管理站通过深入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查处了一批种子违法案件,净化了种子市场,有效规范了种子市场经营秩序,营造了种子企业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种子执法年”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该市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报记者 孙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