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商人员在察看薛老大娘剥开不长颗粒玉米的情景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然而,令四川省营山县丰产乡龙坝村10组薛家英老人家始料未及的是,她家今年种出的玉米临收获时,却不见了玉米颗粒,种子销售老扳也置之不理,无奈之下,老人走上了投诉维权之路。
6月28日上午,记者随营山县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城南工商所工作人员一行,驱车前往丰产乡场镇了解情况。
车刚进入场镇,就远远地见到在此等侯多时的薛家英老人。她见到着装的工作人员十分高兴,感憿地说:“同志呀,您们辛苦了!昨天下午下了大雨,我们这儿可全是小路,路还滑得很,你们还下乡村来了,真不愧是为我们老百姓服务的好同志呀!”
“老大娘,路滑点没有啥,即使今天下大雨我们也要来。你投诉了,我们工商部门就要为你们百姓着想呀,打假维权是我们的职责,你家玉米没有收成我们也着急呀!快走,请你带路!”城南工商所所长刘积平催促着。
顺着薛家英老人的引领,一行人踏着泥泞慢慢地步行在乡村小道上,平时只需走一二十分的路,今天却走了近半小时。
来到龙坝村10组她家种的玉米地,只见这块地80%的玉米杆长势矮小,有些棒子才开始出穗,工作人员随手拨开几个玉米棒子,里面都无颗粒。再看别人地里的玉米,杆粗棒大穗多,都快收获了,此情此景让大家在为老人着急的同时,也决心要替老人主持公道!
“我活了72岁了,种了几十年的庄稼,从没有见过这种怪事。”老人指着一块地的玉米,“你们看嘛,我家种的两亩地的玉米,样子矮小不说连籽也没有,真是怪得很,肯定是种子有问题,害得我今天玉米无收!我另外一块地种的不是这个品种,玉米却长得好得很,咋会事哟!”老人一脸的疑惑。她叹了一口气,又继续讲道,“这不长玉米颗粒的种子是我今年3月份在县城西街某老板种子门市买的,一包两斤,是辽宁那边的品种,种子老板还开有发票。前几天我去找过老板理论,说了玉米不结籽的情况,她不理我,还说这说那,我实在太气愤,万般无奈才来消协处投诉。往年,我买两斤玉米种子种两亩地,要收1800斤干玉米籽 ,本想这两斤种子的玉米产量一定会超过去年,那想遇到这情况,你们一定要为我这老太婆作主,我们农民这么辛苦,种庄稼也不容易就图盼个好收成,如今这情形该咋办嘛?”薛家英老人手拿玉米棒子,望着执法人员,内心充满期盼。
听了薛老大娘的一番陈诉,目睹老人颤抖地剥开无籽玉米的手,那充满焦虑和无助的眼神令执法人员既揪心又气愤,似乎光秃秃的玉米棒也在责备自己的失职。
工作人员迅速现场对薛老大娘没长籽的玉米拍了照,做好记录,并安慰老人,请她放心,他们会尽快调查处理,为她维权。
据悉,销售该批玉米种子的老板在消委和工商人员的督促下,也亲自去薛老大娘地里察看了详情,并将地里的玉米拍了照上传到成都种子代理商处,等待他和生产商的正式答复。如今,当地工商部门已对此案展开进一步调查处理。(记者 李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