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友4243”,“连盛101”……日前随同大连市种子管理站执法人员进行市场检查时发现,市场上今年突然冒出一些新品种,但经执法人员检查后发现,这些“新品种”却是“东丹60”等已经销售了数年甚至10余年的旧品种。据种子管理站执法管理科科长张连树介绍,种子经营企业为了让市场上不太受欢迎的旧种卖个好价钱,不断在包装上更换新名,而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农民误以为是新品种而吃亏上当。近日,市种子管理站对“换新名卖旧种”等六种违法违规售种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
目前大连市种子经营市场主要存在六种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换新名,卖旧种。有四家种子经营企业把近似玉米种子审定名称的工商注册商标名,标在包装的显要位置,而种子的审定名称则被简单处理甚至在包装上找不到。如在包装正面只有大字号的“富友4243”商标名,老百姓熟悉的实际品种名称“东丹60”则用非常小的字号印在包装的反面。这很容易让购买种子的消费者和农民朋友产生视觉差错,误以为是新品种。据张连树介绍,新审定品种的需求量及价位一般都比审定多年的老品种高不少。
二是未审先卖。作物品种是否适合大连市种植,要经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两家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单位未审先推玉米杂交种子;有3家企业销售的水稻种子没有审定编号。
三是套用编号。一个销售网点销售的种子“华单19”,其审定编号却是套用“华单21”的审定编号。
四是无证销售。有27家经营网点未办理农作物代销许可证就进行代销经营,15家网点使用农作物种子代销许可证复印件进行种子销售。
五是经营档案不清。有6家经营单位或代销点未建立农作物种子经营档案,有的虽然建立了,但对种子的信息填写不全面详实。
六是超范围经营。有3家企业经营许可有效区域范围在外地,但却在大连市设代销点进行农作物种子销售活动。(辽宁金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