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三亚讯(首席记者鄢玫)一项改写杂交水稻制种历史的新技术――无人直升机辅助授粉,在我省水稻南繁基地宣告问世。
4月9日11时,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海南三亚的海棠湾水稻制种基地人头攒动,一架重约100公斤的无人直升机在我省首个超级稻“淦鑫688”制种田上空约7米处低飞,机身卷起的气流在稻田里划出一道道波浪,借此完成父本与母本间的杂交授粉。来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袁隆平院士、武汉大学的朱英国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的罗锡文院士等水稻育种和农业机械方面的专家,现场观摩了农用无人直升机对水稻辅助授粉和施药的全过程。
在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的机械化水平最低,其中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又是最为薄弱。在飞机辅助授粉的现场,记者发现隔着一条机耕道,另一块制种田里就是传统的人工授粉。两行父本高高挺立,旁边四行母本依偎左右,只见两名农民站在田块的两头,拉着绳子从父本、母本的上部轻轻扫过,花粉扬起,从而完成人工授粉。因为每天开花时间较短,两个壮劳力一天只能给20亩地拉绳子、赶花粉。而无人直升机可以垂直起降,预先用GPS设定飞行线路,操作者只需坐在电脑屏幕前,便可实现15公里内遥控操作。据悉,飞机授粉一天可以完成2000亩地授粉,一亩地的成本仅20元。
袁隆平院士观摩后盛赞,无人直升机辅助授粉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他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增多,农业生产缺劳力,人工成本增高,因而机械化是农业的一条重要出路。
农用无人直升机辅助授粉是“杂交水稻机械化种子生产”课题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负责相关农业机械的开发,中国种子集团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相关试验。
与普通水稻生产不同,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存在父本、母本相隔栽插,为保护亲本纯度99.95%以上,不同品种必须严格隔离等,因而对机插要求高,目前父本与母本同机栽插还较为困难,机器需改良;无人直升机辅助授粉对父本与母本的栽插密度与配组如何达到最合理等也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