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查组检查小板桥种子市场经营户产品标示
云南网讯 (记者 李自超 通讯员 李伟 林增) 春播一粒籽,秋收万颗粮。一粒小小的种子关系到农户一年的收获。在官渡区农业、工商、质量监督等部门工作人员心中,这粒小小的种子,是值得倾注辛勤汗水和无限关注的。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官渡区拉开了2012年度种子质量监管暨农资专项整治行动的序幕,从农业生产的源头,确保广大农户的利益。
刚过春分,在云南省最大的种子市场——小板桥种子市场,官渡区2012年度种子质量监管暨农资专项整治行动正式启动。区农业局农业推广所负责人苏云告诉记者,结合贯彻、学习“四群”、“三深入”精神,以往每年都要开展的专项整治,在全市3年连旱的背景下,今年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今年,蔬菜价格稳中有升,在有水源条件的地方,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很高,开展种子质量监管工作,就是从农业生产资料的源头,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
农资专项整治行动拉开序幕后,区农业、工商、质监、公安的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审验了市场内76家种子经营户的营业执照、从业上岗证、进销货台帐、产品包装标签等关键环节。
据了解,年交易量7000多吨,年交易额1.7亿元,市场辐射云、贵、川和广西的小板桥种子市场,从1999年成立至今,在官渡区多年的服务和监管下,目前,占地6800 m2的市场已经发展成为集销售、仓储、物流多位一体的大型、规范化市场。
本次,官渡区种子质量监管暨农资专项整治行动在小板桥种子市场的启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源头治理的目标,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种子流向田间地头。
阶段性整治行动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建立长效的市场服务、管理机制一直是全区各部门多年共同的努力。据了解,上岗培训制、质量检测制、销售追溯制、社会举报制等已经成为市场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
也正是通过建立长效的服务、管理机制,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到位、经营户赢得市场和广大农户买到放心种子,大家实现了多赢的目标。在整治行动的现场,市场经营户孟计朝地高兴接受检查,他坦诚,作为经验户,市场一开业,自己就进驻这里,多年来,严把进货关,进货来的种子,严格筛选,自己还要试种,把最优、最好的种子推荐给农户使用。这样做,赢得了广大农户的信任,赢得了市场,最终也赢得了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