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教给农民兄弟们一个快速识别肥料好坏的办法。把肥料抓在手里使劲捏,如果能捏成一团,就有可能掺了假,因为水分太大。如果发粘发散,那就是真的,不过还要结合看、烧、闻等方式进行识别……”2月2日上午,市质监局工作人员来到泽州县高都镇大兴村,围绕“严执法、保春播”主题,组织农民群众进行现场座谈,传授农资识假辨假知识,让优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
市质监局局长李广祥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质量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特别是一些不法商贩将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售卖给农民,严重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这次专门选择了彤康食品有限公司所在的大兴村做试点,通过培训等举措建立起长效服务机制,让农民群众转变成新型科技农民,既支持企业发展,又带动农民增收。
在座谈会现场,村民们结合自身遭遇纷纷发言。村民郭建强反映,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这几年少了,现在是假冒伪劣农机比较多。56岁的张金锁抢过话茬:“去年,我花100块钱买了一副犁,结果两个人不管使多大劲儿,就是拉不动,费死劲了,现在成了个摆设。”记者从这次座谈会上了解到,被不法商贩坑过的农民不算少,但利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农民并不多。
市质监局总工程师李建平告诉记者,农资专项打假活动,他们经常举行,可不少农民维权意识较差,遇到假冒伪劣农资、农机,都是自认倒霉了事,这就让不法商贩有空子可钻。今后他们会继续加大查处力度,更希望广大农民群众能够行动起来,切实维护自己的利益。(记者 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