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种子管理站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保证了全县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了全县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了打击侵犯品种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确立了工作职责,制定了目标任务,落实了责任分工,建立健全了打击侵犯品种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专项行动监督考核体系,完善了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机制及保护打击侵犯品种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专项行动统筹协调机制,明确了工作重点、工作举措、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协作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利用报刊、新闻媒体,通过悬挂横幅、定做宣传栏,张贴维权品种通告、散发宣传材料、出动宣传车,日常巡查监管等形式开展了以侵犯品种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为主的宣传活动。至目前,召开专项治理会议2次,举办种子从业人员培训班2起,参加人数148人次,开展宣传7场次,散发宣传资料2.83万份,电视发布登记保护品种一个,张贴维权品种公告350份。
三、加大抽检频率,确保种子质量
在督促企业自检的基础上,加大了抽检力度,自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共抽检小麦、玉米、棉花及蔬菜种子样品185份,种子合格率达99.9%,对检验不合格的种子进行依法处理,封样备检哈密瓜种子8份,从源头上杜绝假劣种子下地,确保了用种质量。
(四)、及时受理种子投诉纠纷,确保农村的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我站依法履行种子市场监管职能,开通了种子案件投诉热线,热心接访群众投诉。共受理种子使用纠纷8起,执法人员对每一起投诉案件,认真填写种子纠纷投诉登记表,详细询问投诉内容,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取证。通过客观、公正、合法调解,全部得到及时解决,办结率为100%,有力的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五、整顿种子生产秩序,规范种子生产行为
对县域内农作物种子生产情况进行了检查,加强对制种行业的监督管理,对全县制种产业详细摸底建档,全程监督检查,认真查验了种子生产企业种子生产许可证、合同文本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对生产隔离条件、质量保证措施、合同双方约定的条款进行了严格审查,并进行了备案,立案查处套收胡萝卜种子案件一起。通过加大宣传和治理,形成专项整治的强大社会舆论氛围,为全县制种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六、加大市场监管,净化种子市场
一是对全县的种子经营门店经营的农作物种子进行了摸底调查,重点对玉米杂交种、哈密瓜种子及食用葵种子的品种进行检查,对以发布品种权保护的品种登记,并责令限期退回禁止销售。出动执法人员75人次,检查种子经营门店78个次,查处“三无”种子29袋,标签标注不真实的瓜菜种子281袋,当场责令整改违规行为62次,登记授权保护北京先瑞公司食用葵2177品种一个,无发现有玉米与哈密瓜品种侵权经营行为。二是针对种子违法行为隐蔽性强的特点,我站结合工作特点,走村串户,明查暗访,严厉打击游村串户无证流动经营假劣种子的违法经营行为,对屡查屡犯、责令不改、承诺不实等行为,通过增加检查次数、加大处罚力度、实行举报奖励等措施,始终保持打击品种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有效地规范了种子经营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