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春季油菜田间管理技术
2011-10-19  浏览:70

作者:李怀军

    油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茎叶,原产我国,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南北广为栽培,四季均有供产。田间管理显得尤为关键:  

    清沟排渍。许多地方春季雨水较多,渍水不仅严重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发育,还易导致菌核病等病害发生和流行。因此,春季应特别重视油菜田清沟排渍,尤其是山区的冷浸田和一些排水不畅的田块。  

  喷施硼肥。油菜缺硼会导致花而不实和返花现象,因此要注意喷施硼肥。硼肥施用方式有三种:底施、追肥或叶面喷施。对没有基施硼肥的,在蕾薹期和始花期进行叶面喷施;对土壤严重缺硼而没有底施硼肥的,在油菜苗期应喷施一次硼肥。喷施硼肥一般每亩用硼砂 100克 ,用温水溶解后,对水 50公斤 左右喷施。  

  施用薹肥。为防止后期倒伏和贪青晚熟,一般不提倡年后施肥,但对腊肥不足、长势较差、有早衰趋势的田块,应适量补施薹肥。对腊肥用量大、长势旺盛的田块,不再施用薹肥。薹肥宜在薹高7~10厘米时施用,宜早不宜迟。  

  摘除老叶。油菜花荚期植株高大,下部通风透气不良,加上我省春季阴雨较多,田间湿度较大,容易引发病害。因此,要及时摘除下部无功能的病、老、黄叶,防止和减轻菌核病等病害的发生。  

  防止倒伏。杂交油菜植株高大,如前期管理不善,生长过旺,或后期肥水过多,均会引起油菜倒伏。油菜倒伏后,还易发生返花现象。遇油菜倒伏,应尽可能扶正植株,砍一些树枝垫正,棉区可在田间适当留一些棉秆作支架。对湿度较大的田块,应注重清沟排渍。  

  防治菌核病。药剂种类与用量为: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次,50%多菌灵粉剂500倍液2~3次,20%甲基立枯磷1000倍液1~2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500倍液2~3次。在主茎开花株率95%以上、一次枝梗开花株率达50%左右时,或叶病株率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开始喷药最适宜。喷药1~2次,间隔7~10天。  

  防治蚜虫。药剂有: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液,20%灭蚜松1000~14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粉3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剂1500倍液,2.5%敌杀死乳剂3000倍液等。蚜虫防治还可在油菜田设置黄板,诱杀蚜虫,或利用蚜茧蜂、草蛉、瓢虫、食蚜蝇等进行生物防治。

下一篇:小麦拌种和化学除草技术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