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科技新技术推动桂林农业不断提升
2009-03-04  浏览:511

  近日,桂林市县农业部门组织强有力的科技宣讲队伍,深入农村宣讲传授科技知识,通过各种新技术的运用,确保农业增效,实现预期目标。

  "万家灯火"照亮农业增效路

  频振杀虫新技术是桂林市经过5年不懈摸索和实践,探索出来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对蔬菜、梨、李、桃、罗汉果、水稻等农作物都有很好的杀虫作用。全市共推广频振杀虫灯1.21万盏,技术覆盖全市17个县(区),推广应用面积40.5万亩,每亩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0%以上,每亩减少用工1.5个,每亩节省农资成本和人工成本60元,项目节支及挽回产量损失收益为2220.11万元。项目区的化学农药使用量比常规防治区减少了14.71%~71.88%,减少杀虫剂使用量16万公斤。

  今年,桂林市将加大对频振杀虫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在重点区域、重大病虫防治关键时期,以田间学校形式,及时动员组织群众开展现场培训,并制作成电视节目播出,指导防治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应用力度,通过示范带动逐步改变农民"杀虫打药"、以农药化学防治为主的传统观念,形成"万家灯火"杀虫的局面,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全市生态农业建设和无公害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测土施肥少花钱多增效

  2005年,桂林市启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建立了桂林市农作物施肥档案,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施肥机制。目前,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425.9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153.48万亩,果蔬238.56万亩,其他作物33.95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累计增产稻谷43220.11万公斤,累计增产玉米1395.78万公斤。

  此项技术已成为当前科技下乡的重点宣讲内容。同时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为农民提供土壤速测、打印施肥建议卡和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进一步抓好试验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是今年桂林市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的重要举措。2005年,项目启动以来,桂林市各项目县开展了不同作物的配方施肥小区试验,非项目县开展了简单的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的对比试验,各县都建立了万亩以上的核心示范片,通过试验示范让农民群众直观看到了测土配方施肥与习惯施肥的差别,有力地推动了桂林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开展。

  "三避"技术开启增效大门

  "三避"作为一种新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去年,全市推广应用"三避"新技术总面积208万亩,主要运用于金橘、葡萄等避雨栽培以及葡萄和南方梨的果实套袋等方面;粮食推广应用面积38.6万亩,主要运用于早稻防寒育秧和春玉米的地膜覆盖防寒栽培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避"作为一种不断完善的新技术,桂林市正逐步推广运用,也成为了本次科技宣讲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部门组织广大农技人员进村入户,通过专家授课、田间指导、发放技术资料、播放技术光碟等形式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去年,全市累计举办"三避"技术培训班1680多期,培训农民17.3万多人次,印发资料80多万份。今年将加大培训力度,让更多的农户掌握"三避"技术,同时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三避"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作物间套种植,也是桂林市近几年探索出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新技术。去年,全市推广应用农作物间套种面积57.6万亩,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结合"三避"技术,以"三避"技术为支撑,在柑橘、南方梨等果园内套种西瓜、马铃薯、萝卜等作物,在"三避"草莓中套种西瓜、香瓜等,种植效益均大幅度增加。

  今年,农作物间套种植仍是目前新技术宣讲的重要内容。通过间套种植,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和农资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为农业增效创造条件。(桂林日报)

下一篇:春播辣椒育苗技术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